古老肉不是魯菜。
咕嚕肉,又名古老肉,是壹道廣東的傳統特色名菜。此菜始於清代。當時在廣州市的許多外國人都非常喜歡食用中國菜,尤其喜歡吃糖醋排骨,但吃時不習慣吐骨。
廣東廚師即以出骨的精肉加調味與澱粉拌和制成壹只只大肉圓,入油鍋炸,至酥脆,粘上糖醋鹵汁,其味酸甜可口,受到中外賓客的歡迎。糖醋排骨的歷史較老,現經改制後,便改稱為“古老肉”。
外國人發音不準,常把“古老肉”叫做“咕嚕肉”,因為吃時有彈性,嚼肉時有格格聲,故長期以來這兩種稱法並存。此菜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市面上常見的是罐頭菠蘿搭配的咕嚕肉。
廣東菜的起源
廣東菜歷史悠久,源自中原,起源可遠溯至距今兩千多年的漢初,經歷了兩千多年的發展歷程後,到了晚清時期已漸成熟。
廣東物產特別豐富,唾手可得,烹而食之,由此養成的喜好鮮活、生猛的飲食習慣。隨著歷史變遷和朝代更替,中原移民不斷南遷,帶來了“燴不厭細,食不厭精”的中原飲食風格。
漫長的歲月,使廣東既繼承了中原飲食文化的傳統,又博采外來及各方面的烹飪精華,再根據本地的口味、嗜好、習慣,不斷吸收、積累、改良、創新,從而形成了菜式繁多、烹調考究、質優味美的飲食特色。近百年來已成為國內最具代表性和最有世界影響的飲食文化之壹。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咕嚕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