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育種方法。它可以通過分株、插條和根莖繁殖。3月下旬至4月,可將母株挖出,移栽到沙土苗床中育苗或直接移栽。春、夏季可進行扡插繁殖,以無病蟲害的健康枝條為插條,插條長度為12-15cm,種植在砂壤土苗床上,行距為16x10cm或14x10cm。移栽後澆水,遮蔭,移栽幼苗,生根後種植。根莖繁殖可在2-3月進行。挖出又白又粗的根莖,切成帶兩個以上腋芽的小段,育苗或種在苗床或田間的淺溝裏。
2.場地準備和種植。選擇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向陽背風的土壤。深松後壟寬1.5-1.6米,高30厘米,溝底寬20厘米。每畝施3000-4000公斤農田土壤雜肥作基肥,按14×20 cm行距挖淺溝或挖坑種植,種植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3.現場管理。如遇苗期幹旱,應早晚澆水濕潤畦土。在幼苗成活至閉苗前,中耕除草追肥2-3次,肥料主要是氮肥如人糞便或化肥。每次除草結合追肥,每畝施人糞1000-1500公斤或尿素15-25公斤,先稀釋後濃縮。每年主要在收獲後追施氮肥,促進植物發芽;第二次主要施磷鉀肥,培土以利越冬,為來年發芽打好基礎。
4、采收加工。3-5月,采收嫩魚腥草食用。如果主要用於醫藥,當年只能收獲1次,9月-10,次年收獲兩次,第壹次6月,第二次9月-10。如果加工飲料,可以根據制作工藝的要求,用鐮刀將全草割平,洗凈晾幹,然後儲存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