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平。心、肺、脾、腎經。利尿、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可用於小便不利、水脹、痰飲頭暈、脾虛食少、便溏泄瀉、焦慮不安、心悸失眠、咳嗽、惡心、腹瀉、遺精、淋證、健忘。
《藥征》:“適應癥為心悸、肌肉痙攣,副作用為頭暈、煩躁。”
經典:“主胸滿氣,焦慮,驚悸,心口疼痛,寒熱,咳嗽,口幹舌燥,利小便。”
《別錄》:“解渴,安眠,腹,滴,膈中痰,浮腫結。”開胸五臟,調理臟氣,祛腎邪,生陰,益氣力,護神守中。"
《藥性論》:“開胃,止嘔,善於寧心。治肺痿痰飲。”治療小兒驚風、腹脹、婦女發熱。"
茯苓的功能
1,《用藥心法》:“茯苓為聖藥,能助竅,助陽,利濕。”味甘,寧心壯陽,健脾利水,生津導氣。"
2、《本草湯》:“茯苓,切腎邪,小便能止之,小便澀能益之,類似車前子,雖益小便不留氣。”酒浸和亮朱砂相結合,可以保守真相秘密。"
3.《本草補遺》:“茯苓、鐘用於小便,是治療突發新癥的重要藥物。如果出現陰虛,可能就不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