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冠是頭飾的總稱,用來表示官職、身份和禮儀。歷代演變中,冠可分為冠、巾、帽、盔、帽等。,又可分為皇帝和官員、文人、武職將軍、皇後和貴婦、布衣、道教和佛教等。
弱冠:古人在20歲時加冕,以示男子氣概,但尚未壯實年輕,故稱弱冠。冠指成年。弱冠:古時候男人20歲就叫弱。這時,他要進行壹個加冕儀式,即戴上壹頂帽子,表示他已經成年。弱冠是年滿20歲的人。後世壹般指男性20歲左右的年齡,不能用於女性。而且冠和弱冠是壹個意思。
“黑冠(亦稱冠冠或弱冠):男子年滿20歲,舉行“黑冠”儀式,以示成年,可帶“子”字。”“子”,又稱“表子”,是根據童年的原意命名的,如諸葛亮、“孔明”二字;嶽飛,字“鞠鵬”。這是古語,現代是成人禮,壹般18歲。
加冕儀式是中國漢族傳統的成人禮,是漢族重要的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它對個體成員的成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鼓勵和激勵作用。其實它對我們人生進程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今天流行的所謂“成人禮”。中國的祖先非常重視加冕儀式。所謂“加冕大典開始”,在伊犁被列為第壹大典,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