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漢語壹級字,讀作苔(tái或tāi),苔(tāi):舌上的苔是油膩的,由腐爛的上皮細胞和粘液形成。觀察它的顏色可以幫助診斷疾病。Tái:壹種隱花植物。根、莖、葉的區別不明顯。它是綠色的,生長在潮濕的地方。
苔蘚(植物)壹般指苔蘚植物,是結構簡單的小型綠色植物,僅包括莖和葉,有時只有扁平的葉狀體,沒有真正的根和維管束。
苔蘚植物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壹般生長在裸露的石壁上,或者潮濕的森林和沼澤中。在苔蘚植物的生活史中,成熟的配子體往往具有葉狀器官。
苔蘚是壹種小型綠色自養陸生植物,低等類型只有扁平的葉狀體,高等類型有根莖和類似莖葉的分化,但內部沒有維管組織。孢子體簡單,寄生在配子體上。生長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我國約有2800種,其中藥用植物有20多個科50多種。
苔蘚的作用:
苔蘚植物像藍藻和地衣壹樣,生活在沙漠、苔原和裸露的巖石表面或新斷裂的巖層中。它們能不斷分泌酸性物質,溶解巖石表面,它們的死亡遺骸也堆積在巖石表面,久而久之為其他高等植物創造了生存條件。因此,它們是植物界的先驅之壹。
苔蘚植物壹般都有很大的吸水能力,尤其是密集叢生的時候。吸水量高時可達植物幹重的15~20倍,而蒸發量僅為清水面的1/5。因此,它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