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餅病的有害癥狀
嫩葉上的病初為淡黃或紅褐色半透明斑,後逐漸擴大下沈為黃褐色或紫紅色圓形斑,直徑2 ~ 10 mm,葉背面病斑呈餅狀,有灰白色色粉,最後病斑變為深褐色潰瘍,葉正面偶有餅狀突起斑,葉背面下沈。葉柄和嫩枝被侵染後,膨大扭曲,嚴重時,患病部位以上的新梢死亡。芽和幼果偶爾會生病。
茶餅病害防治技術
1.加強種苗檢疫,防止茶餅病菌通過茶苗運輸傳播。
2、清除雜草、枯枝,適當修剪,促進通風透光,可降低發病率。
3.增加磷鉀肥施用量,提高茶樹抗病能力。
4.發病初期噴施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 ~ 1500倍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 ~ 1000倍,間隔7 ~ 10天,共噴施2 ~ 3次。
5.發病初期噴25%三唑酮(三唑酮)3500次,殘效期長,發病期噴1次。
6.非采摘茶園還可噴灑0.6 ~ 0.7%石灰半定量波爾多液、0.2 ~ 0.5%硫酸銅溶液或12%松油酸銅乳劑600倍保護茶樹。
7.如茶園噴施波爾多液,可在春茶前或每季采茶後噴施1次,噴施後20天即可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