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源農村,家家戶戶都會種些蔬菜,長豆角(豇豆)就是家家戶戶都會種的品種。因為壹年可以種幾次,味道略甜,很多人喜歡。湘菜裏有壹道很有名的菜——茄豆,婺源人用米粉蒸鮮軟老豆,脆皮豆則用來素炒。而且不能吃的豆子會洗幹凈蒸幹,在季節沒有食物的時候吃,尤其是冬天。我覺得婺源的媽媽真的很睿智賢惠。
曬幹的豇豆壹般是冬天婺源媽媽們用粉蒸的,當然也可以煲湯,比如豆角燉骨,豆角燉豬皮。
生完寶寶,我媽和婆婆趕緊把存了壹年的幹菜送來,說都是奶的,包括豆幹(豇豆)。豇豆富含植物蛋白,幹豇豆擠奶極好,不僅營養豐富。因為我媽跟我說,婺源古語說幹菜對寶寶保胃有好處,不容易拉肚子。我壹開始半信半疑,但仔細想想確實有道理。因為曬幹後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都受到了壹定程度的破壞,救急肚子大概就是這個解釋。但是幹菜容易儲存和攜帶,而且在做成山珍海味之前,幹豆都是泡在水裏的,等變軟了,很多營養成分又回來了,比如維生素c。
主角:甘,做了壹個很好的泡泡。
配料:菜籽油,醬油,鹽,泡幹辣椒,洋蔥,米粉。
入蒸鍋蒸40分鐘,起鍋前在蒸好的蔬菜上澆壹勺肉油,可以使蒸好的豆幹軟糯清香,口感更佳。
出鍋後就可以吃筷子了。哦,又香又好吃。小時候的味道,也是奶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