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法壹:端午節是祭祀地和水的,必須用消極祭祀來祭祀。鳥的爪子是四只爪子,是偶數。根據古人的分類觀念,偶蹄動物是陰性的。而且鴨子是水生動物,水生動物壹般被認為是雌性動物。
說法二: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也是為了避開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會在端午節對人類做出傷害。這五種有毒的怪物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人們用五種紅色的盤子來象征這五種毒藥的血。吃這些菜的時候會嚇跑五毒怪,也就是吃五紅,即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公。與吳紅相似,江南也有端午節吃黃武的習俗。黃武是指鰻魚、黃魚、黃瓜、鹹鴨蛋和雄黃酒。
無論是吳紅還是黃武,都有鴨蛋,所以端午節吃鴨蛋有辟邪祛暑的道理。俗話說“送寒氣要先吃鹹蛋餃子。”因為端午節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到來,動植物的生命活動進入了旺盛階段,再加上氣候潮濕,病蟲害和細菌活躍,很容易引發很多疾病。古代視五月為“毒月”、“惡月”,瘟疫、瘡毒蔓延,尤以五月初五為甚。而且蛋的形狀像壹顆心,吃了蛋可以讓心的精神不受損失。
過去端午節吃的蛋壹般是鹹鴨蛋,也有吃鹹鴨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