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宮保雞丁的特產在哪裏?

宮保雞丁的特產在哪裏?

“宮保雞丁”是壹道歷史悠久的川菜,由清朝光緒年間四川巡撫丁寶楨首創。丁寶楨,祖籍貴州,清朝鹹豐年間進士。曾任山東巡撫,後任四川巡撫。他壹直喜歡吃辣椒炒豬肉和雞肉。據說他在山東打工的時候,命廚師做了“醬爆雞”等菜,很合他的胃口,但這道菜在當時並不出名。調任四川巡撫後,每次遇到酒席,他都要廚師做宮保雞丁和嫩雞肉。肉又嫩又好吃,很受客人的歡迎。後來,他因戍邊禦敵有功,被朝廷封為“少保太子”,人稱“丁”,他的廚師烹制的炒雞丁,也就是俗稱的“宮保雞丁”,在省內小有名氣,逐漸傳遍全國。

到了清末民初,隨著川菜走向全國各大城市,“宮保雞丁”也名揚全國,蜚聲海外,成為川菜中最著名的特色菜。原料:雞胸肉(或雞柳)250g,花生仁100g,幹辣椒、糖、甜面醬10g,熟豬油500g(約75g),醬油15g,精鹽2.5g,姜、蒜、酒5g。

特點:肉質細嫩,花生酥脆,味道鮮美,油而不膩,辣而不燥。

關鍵:將雞丁放入油鍋,滑動至斷。馬上拿出來,溫柔為上。鹵汁要濃,雞丁和花生要裹緊,才入味。(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