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種植的幼苗
定植後壹個月可追肥,以清糞水為主,以後兩個月可適當增加壹次濃度,並可松土除草,結合淺中耕土栽培1 ~ 2次,防止露根,定植當年生長的嫩莖應全部保留。
(2)摘除雌株的花和果實
雌株在開花結果時消耗大量營養物質,影響當年和次年的年產量,應盡早拔除。
(3)灌溉和追肥
竹筍采摘期要保證灌溉,不能受幹旱影響。壹般每隔7 ~ 10天灌水壹次,第3 ~ 4年後產量最高。秋肥和冬肥,以有機肥為主,每年都要施壹遍。註意避免氮肥偏施,氮磷鉀要合理搭配。
(4)主要病蟲害
危害蘆筍的病蟲害很多,其中莖枯病危害最大,此外還有褐斑病、銹病、根腐病等。主要害蟲有斜紋夜蛾、小地老虎、蠐螬等。
(5)收獲
從第二年開始可以收獲少量。每天清晨或傍晚,當嫩莖1.5 ~ 20cm高時,用尖刀從1 ~ 2cm處的土面上剪下,用濕毛巾包裹。所有嫩莖,無論大小,都必須在每次收割時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