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標準,洞庭碧螺春茶按產品品質分為特級壹、特級二、壹級、二級、三級五個等級,其中特級壹、二級最為珍貴。芽葉隨等級逐漸增多,絨毛逐漸減少,湯質和葉底也有變化。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壹。它屬於綠茶的範疇,有1000多年的歷史。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東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故又稱洞庭碧螺春。在唐代被列為貢品,古人也稱碧螺春功夫茶、新血茶。高檔的“碧螺春”,茶芽細膩。0.5公斤幹茶需要6-7萬個茶芽。
碧螺春的發展歷程
碧螺春茶有1000多年的歷史。當地人最早叫洞庭茶,也叫嚇人香。相傳有個尼姑去山上春遊,采了幾片茶葉。泡茶後,聞起來怪香的,她脫口而出,香到當地人都把這茶叫恐怖香。清朝康熙年間,康熙帝嘗此名茶,湯色碧綠,卷曲如螺,大受贊賞,但又覺得嚇人,名字不雅,故取名“碧螺春”。
這個茶名的由來,不僅是康熙皇帝遊太湖時給的,還有明代碧螺春有茶名的傳說。還有壹種巧妙的解釋是,因其色澤翠綠,卷曲如螺,春季采收,采自碧螺峰,故名碧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