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佩戴香包
端午節期間,天氣潮濕,人容易生病。在這壹天,每個孩子都會戴壹個香囊。這個香囊裏有壹些中藥,散發出壹種特殊的香味。如果孩子戴上這個香囊,那些毒蟲就不會咬孩子了。中國很多人會在端午節的時候在門上掛壹種叫做艾蒿的香草。毒蟲聞了也不會爬進屋。
2.吃粽子
每年端午節,中國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吃。粽子是三角形的,外面是竹葉,裏面是糯米和餡。這個習俗流傳了兩千多年,傳說是為了紀念中國的愛國者屈原。他為了國家跳進河裏,人們把粽子包好扔到河裏給魚吃,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
二。端午節介紹:
午時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起源於古代對自然現象的崇拜,由端午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黑龍七夜翺翔中天之南,是壹年中最“中”的位置,如易經?甘瓜第五日:“飛龍在天”。它的起源涵蓋了古代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各個方面,蘊含著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在繼承和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多種民俗,節日習俗內容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