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án
基本字義:
鹹(拼音:xián)是漢語常用字。鹹與鹹(繁體)本是不同的字。簡體“鹹”始見於商代,本意不明。文獻或用為殺伐,大概是其本義。或假借表全部、普遍。甲骨文、金文中還可以作人名。
鹹(繁體)約出現於春秋,本義為鹽的味道,還指古地名,即春秋時衛地、魯地。“鹹(繁體)”簡化後寫作“鹹”,“鹽的味道”成為這個字的常用義。
組詞如下:
鹹淡、鹹菜、阮鹹、鹹鹽、鹹肉、鹹池、鹹平、鹹水、鹹味、鹹草、鹹澀、鹹和、鹹同、道鹹、大鹹、鹵鹹、季鹹、鹹京、鹹鹵、不鹹、阿鹹、鹹雲、酸鹹、鹹鳥、鹹華、鹹感、鹹英、鹹劉、鹹土、鹹舄、
擴展資料
字形演變
組詞解釋:
1、鹹淡
鹹和淡的味道。
2、鹹菜
用鹽腌制的某些菜蔬,有的地區也指某些醬菜。
3、阮鹹
弦樂器,形狀略像月琴,柄長而直,有四根弦,現在也有三根弦的。相傳因西晉阮鹹善彈這種樂器而得名。簡稱阮。
4、鹹鹽
即鹽。
5、鹹肉
用鹽腌的肉(如牛肉或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