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身體長,側面扁平,頭部呈錐形,吻鈍,嘴呈馬蹄形。有2對須,末端可達眼徑後緣。背鰭起點前有壹橫臥的倒刺,埋於皮下,背鰭有壹硬倒刺,後緣鋸齒狀。
背鰭後緣略凹,背鰭起點位於腹鰭起點的前上方,離吻部比離尾鰭基部近。體背藍黑色,腹部灰色,鰭藍灰色,尾緣黑色;幼魚尾鰭基部有壹個黑點,成魚不明顯。
擴展數據:
中華倒刺鲃的生活習性:
中華倒刺鲃是壹種底棲魚類,生性活潑,喜歡群居在水底多巖石的流水中。冬季在幹流和支流的深穴中越冬,3月開始遊向支流。三齡性成熟。4-6月親魚水位上升時,在水流大而急的河段產卵,卵隨水漂浮孵化。
是以水生高等植物為主要食物的雜食性魚類;絲狀藻類、昆蟲幼蟲、淡水蚌類等。是它們的進食對象。分布在海南島、珠江和沅江水系的中華倒刺鲃的形態特征與中華倒刺鲃十分相似。
中華倒刺鲃分布於長江上遊的主幹和支流,在中遊偶爾見到。冬齡後生長迅速,最大個體可達25公斤,產量大。是四川、貴州的重要經濟魚類。
百度百科-中華倒刺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