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蒙古語。蒙古的傳統節日主要有舊歷新年,蒙古語為“查幹薩仁”,即白月。蒙古新年節又叫“白節”或“白月”,與牛奶的潔白有密切關系。此外,還有那達慕、馬奶節等等。
2.韓國人。朝鮮族的節日與漢族基本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老人節等。還有三個家庭節日,即嬰兒的第壹個生日、家惠節(60歲生日)和結婚節(60歲結婚紀念日)。每當老人回到賈加的節日和結婚的節日,孩子們、親戚朋友和鄰居都會祝福和慶祝老人的生日。
3.傣族人。傣族的主要節日有潑水節、閉幕節和開幕節,這些節日都與佛教有關。
4.東鄉族。東鄉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壹樣,每年有三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日,都來源於伊斯蘭教。
5.布朗族。後南節是布朗族壹年壹度的盛大節日,在農歷三月清明節後的第七天舉行,即陽歷13年4月至15年6月。節日中,主要活動是互相潑水,儀式完全按照布朗族原始的傳統方式——迎日習俗舉行,所以人們稱之為迎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