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夏:每年的7月22日、23日或24日,代表壹年中最熱的節氣。第二天值班前後,長江流域多地經常出現40℃的高溫天氣。
3.立秋:每年的八月七日、八日或九日,意味著從這壹天開始,秋天開始了,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溫從最熱時開始逐漸降低。
4、夏季:每年的8月22日或23日或24日,意味著酷暑已告壹段落。夏日的炎熱即將消散。這是氣溫下降的轉折點。它是氣候變冷的象征,預示著夏天的結束。
擴展數據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屬於陽歷範疇。二十四節氣表達了人類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髓。
古代確立了二十四節氣。經過歷史發展,它們在漢代被吸收到《太初歷》中,作為《農事歷》的補充。現行的農歷吸收了幹支歷的節氣作為歷法的補充,通過“閏法”調整到符合回歸年,形成陰陽合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