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甲是龜板,即龜的腹板,別名烏龜殼、下甲、烏龜板,為龜科動物的腹甲及背甲,主產地浙江、湖北、湖南等,全年均可捕捉,是水棲爬行動物,以質幹、板上有血斑、塊大無腐肉者為好,滋陰功效增強,兼有補血止血之功。
龜板簡介
烏龜體呈扁圓形,腹背均有堅硬的甲,甲長約12厘米,寬85厘米,高5.5厘米。頭形略方,頭部光滑,後端具小鱗,鼓膜明顯。吻端尖圓,頜無齒而形成角質喙,頸能伸縮。
甲由真皮形成的骨板組成,骨板外被鱗甲,也稱角板。背面鱗甲棕褐色,頂鱗甲後端寬於前端,中央為5枚脊鱗甲,兩側各有4枚肋鱗甲,緣鱗甲每側11枚,肛鱗甲2枚。腹面鱗甲1枚,淡黃色。背腹鱗甲在體側相連。尾短而尖細。四肢較扁平,指、趾間具蹼,後肢第5趾無爪,余皆有爪。
醋龜板又名炙龜板。為凈龜板片用砂子炒黃,趁熱浸入醋中,用清水沖洗後曬幹入藥者。滋陰功效增強。龜板膠又名龜膠、龜甲膠、龜板膏。為凈龜板經煎熬、濃縮制成的膠質塊狀物,褐色半透明。兼有補血止血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