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大米通過轉基因技術將胡蘿蔔素轉化酶系統轉移到水稻胚乳中,可以獲得外觀呈金黃色的轉基因水稻,英文稱為“Golden Rice”。黃金大米由先正達研發,主要功能是幫助人體增加維生素A吸收。由於它的黃色,這種水稻品種被稱為“黃金大米”。
懷疑論者認為,黃金大米可能會嚴重威脅環境和糧食安全,它無法解決維生素A缺乏的根本原因——貧困和缺乏多樣化的飲食。2013 165438+10月5日,國際研究機構和菲律賓政府官員表示,用於上市的轉基因“黃金大米”可能在數年內被允許在菲律賓生產。
黃金大米的發展歷程
第壹代“黃金大米”於2000年問世,使用了來自水仙花的基因,其中胡蘿蔔素含量約為每克大米1.6。克/克.
第二代“黃金大米”於2005年問世,是利用玉米中的相應基因培育出來的。第二代“黃金大米”中胡蘿蔔素的含量是第壹代的23倍,達到37?克/克.先正達種子公司研究團隊負責人德雷克認為,第二代“黃金大米”可以提供兒童對維生素A需求的壹半,項目負責人馬歇爾認為,第二代“黃金大米”可能足以提供人體每日所需的維生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