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皮,為蕓香科植物茶枝柑或甌柑等多種柑類的果皮。具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之功。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拼音名:GānPí
英文名:mandarinorangepeel
別名:廣陳皮、新會皮、陳柑皮。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茶枝柑CitruschachiensisHort.等多種柑類的果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itruschachiensisHort.
采收和儲藏:將成熟果實的果皮剝皮,曬幹。
生境分布:主要分布於珠江三角洲壹帶,以新會、四會栽培最多。廣州近郊也有栽培。
化學成份:蕉柑的果皮中,含橙皮甙(Hesperidin)、川陳皮素(Nobiletin)和揮發油。
炮制:刷去泥土,揀凈雜質,噴淋清水,悶潤後切絲或切片,晾幹。
性味:辛;甘;寒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下氣;調中;化痰;醒酒。主飲食失調;上氣煩滿;傷酒口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
註意:1.《食療本草》:多食令入肺燥、冷中、發痃癖。2.《日華子本草》:多食發陰汗。
附方:治酒醉:柑子皮(去瓤)不計多少,焙幹為末,入鹽點半錢。(《經驗後方》獨醒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