鑊的讀音是[huò]。古代的大鍋。鑊是古代煮牲肉的大型烹飪銅器之壹。古時指無足的鼎。今南方稱鍋子叫鑊。有三個足架空,可以燃火,兩耳用鉉(銅鉤)和扃“jiong”(橫杠)擡舉。
鑊組詞:鼎鑊、斧鉞湯鑊、湯鑊、鼎鑊如飴、刀鋸鼎鑊、鑊鐸、油鑊、鑊湯、鑊亨、鑊竈、潤鑊、鑊_、鑊煮、齋鑊、牲鑊、斧鑊、鑊竈、鉅鑊、膏鑊、爨鑊、鑊釜、鑊索、鬧鑊鐸、巨鑊。
傳世的大鑊有高達三尺的。西漢以後,竈的使用日益廣泛,炊具逐漸變成無足的釜了。燒肉用鑊,食用時還配套有羞鼎、刀、匕等。鑊內的熟肉、魚肉與羞鼎的美味肉羹調和後,用匕(長柄湯匙)取出放在俎“zu”(長方形木案,兩端有足支撐)上用刀割著出吃。
湯鑊,漢語詞語,拼音是tāng huò,指煮著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用來烹煮罪人;比喻痛苦的處境;死刑的壹種,也作“烹”,是把人放在大鑊,用滾湯將人活活煮死的酷刑。煮著滾水的大鍋。古代常作刑具,用來烹煮罪人;比喻痛苦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