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是開始的意思,“丹”是明天的意思。元旦是壹年中的第壹天,也稱為“新歷年”和“陽歷年”。
元旦在漢語中是壹個復合詞,“元”是開始或第壹的意思。比如每個朝代時代的元年,稱為“元年”、“壹元之始”。“旦”是象形文字,意思是太陽從地平線升起。
中國殷商時期的青銅器上就出現了象形文字“旦”。中國的“元旦”壹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顓頊帝以正月為元,其實是元旦的春天”。南北朝時蕭子雲的《南朝結雅》詩也記載了“四季元旦,早春長命”。
元旦的意義:
1.在中國古代,新年的第壹天被稱為“元旦”或“元日”、“元昌”、“元朔”、“袁春”。具體日期西漢以前都不壹樣。西漢武帝元年,司馬遷創制了“太初歷”,以正月初壹為元旦,世代相隨,直至民國。
2.公歷傳入中國後,公歷的第壹天是民國年。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以陽歷的第壹天為“大年初壹”,改稱為舊歷正月初壹“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