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讀作guǐ。本義是指日影,比喻時光。
“晷”,現代漢語規範二級字,最早見於秦朝小篆時代,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字。從日,表示日影;從咎,咎本指災,初民務農依據日影的變化來確定農時,以免失時之災。本義是日影。“晷”字簡體版的楷書從秦朝小篆時代演變而來。
“晷”的基本含義為日影;引申含義為日晷,按照日影測定時刻的儀器,亦稱“日規”,如日無暇晷。在日常使用中,“晷”也常做名詞,表示通“軌”,如軌道。
組詞:日晷、寸晷、晷景、移晷、月晷、繼晷、晷儀、晷刻、暇晷、星晷。
晷字造句
1、在觀察日晷時,首先要了解兩個不同時期晷針的投影位置。
2、晷針垂直於晷盤,平行於地軸,指向天北極(北極星附近)。
3、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表傳入之前,日晷壹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
4、她學習十分刻苦,簡直到了焚膏繼晷的地步。
5、日晷的對應物是水鐘,用來測量夜間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