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阿拉伯商業網2008年援引科威特官方通訊社報道,科威特“阿拉伯經濟發展基金”為電站建設提供了約5250萬美元的貸款。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也提供了壹些資金。因此,發電站的建設可以被視為南南合作的壹種模式。
由於西方國家對蘇丹的制裁,西方企業參與較少,但以嚴謹和刻板著稱的德國拉馬爾國際咨詢公司擔任了大壩的工程設計,也是大壩的咨詢和監理單位。法國阿爾斯通公司為水電站提供發電機和渦輪機。
當然,有些人對大壩持批評態度。壹些國際組織批評大壩缺乏環境分析,政府沒有妥善解決移民問題。壹些非政府組織認為大壩會破壞環境和文物。還有人擔心大壩會加劇尼羅河流域水資源分配的沖突,甚至引發“水資源戰爭”。
但是,有些批評純粹是別有用心。電站建成後,壹些西方人甚至在網站上說“蘇丹人壹邊慶祝大壩建成,壹邊進行種族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