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和不炒差別不大。炒薏苡仁有健脾的作用,但清熱力減弱。如果濕熱明顯生,脾虛消化不良的便溏也要選擇炒薏苡仁。
但與紅豆、大麥對體表水分影響不大,且大麥、紅豆為涼性食物,虛寒體質不宜長期服用。另外需要註意的是,有食療功能的食物再好,也不能過量食用。
擴展數據
註意事項:
1.中醫的紅豆指的是紅小豆。紅豆養心,紅豆祛濕;從形狀上來說,紅豆是圓的,紅豆是細長的。
2、糯米利濕,但太寒。如果直接煮,會傷脾。脾負責運輸和轉化濕氣。脾臟受傷,濕氣無法揮發。越想祛濕,越濕。
3、紅豆、薏米很難煮,最好用熱水泡壹個小時再煮,否則營養很難出來,但很多人經常直接煮。
4、輕濕,不健脾是不對的。脾和濕氣是好朋友,脾虛會加重濕氣;濕氣重會導致脾虛。所以要祛濕,就要同時健脾。
百度百科-紅豆和大麥
人民網-人體內真的有濕氣嗎?紅豆薏米水要分人去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