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減肥食譜 - 冬至吃番薯王的由來

冬至吃番薯王的由來

老底子叫“拜冬至”,按老寧波習俗,要做冬至羹飯。冬至日早上還要吃壹碗甜甜的番薯湯果,吃了湯果大壹歲,寓意把之前的黴運全部“翻”過去。酒釀圓子、湯團這天吃上幾個,寓意團圓、圓滿。老寧波人還要做烤菜年糕,寄托“年年高”,"烘烘響"的美好心願。

擴展資料

冬至的早餐,寧波人的首選,是壹碗熱烘烘、香噴噴的番薯湯果,應景又暖胃。在番薯湯果裏加壹勺酒釀,也就是寧波人說的“漿板”哦。這壹勺裏,可是暗藏著滿滿的好彩頭呢。

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是最早被確定下來的。在周朝,人們把冬至視作歲首,《周禮》中有“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的記載。每年到這壹天,皇帝會帶著三公九卿舉行迎歲盛典。

在寧波的冬至習俗中,壹碗熱騰騰、香噴噴、甜絲絲的番薯湯果“必須擁有姓名”。這或許跟“藏”在番薯湯果裏的美好願望有關——冬至的到來,意味著壹年即將結束,而番薯的“番”與“翻”同音,寓意過去壹年的黴運都將被翻過去;湯果,也被不少寧波人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