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今被世人譽為“蓬萊仙島”的其實是我國山東煙臺的蓬萊市(半島),其名出自:
西漢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東巡至蓬萊,望神山不遇,築壹座小城命名為“蓬萊”。
( PS:渤海三島:蓬萊 、方丈 、 瀛洲 )
“蓬萊”壹詞出現於“昆侖”之後,是由秦漢時期的方士為蠱惑當權帝王尋求長生不死的仙境之壹。
當時的方士口中的“三仙山”,也有“五神山之說”總稱為東方的“蓬萊仙境”。之後有多位帝王親自或派遣方士、親信出海尋仙(戰國末的齊威玉、齊宣王與燕昭玉,以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勞民傷財地派人去尋找蓬萊仙境),但從來沒有人找到過,故被人們譽為可望而不可即的“仙島”。
又或者出海之人在海上偶然之間看到了海市蜃樓(美洲、澳洲),因其所見之地大異於中原,因此當成了傳說中的“仙山”,並在回歸途中添油加醋的給其他人說,最終導致民間默認了“蓬萊仙境”的存在,並更加堅定了當權者尋求“不死藥”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