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產自珍珠蚌。當貽貝本身受到進入貽貝外套膜的異物刺激,但不能排除時,分泌碳酸鈣和珍珠母將其覆蓋,每天約3-4次。每層覆蓋物的厚度只有0.5微米,需要2-5年才能長成寶石級的珍珠。
珍珠是壹種古老的有機寶石,由軟體動物(主要是牡蠣)產生的堅硬光滑的產品。內分泌作用產生的含碳酸鈣礦物(文石)珠,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體組成。
形成原因是蚌類外套膜受到異物(沙子、寄生蟲)入侵的刺激。刺激區的表皮細胞以異物為核心,落入外套膜的結締組織中。部分被截留的表皮細胞自行分裂形成珠囊,珠囊分泌珍珠質,細胞核被層層包裹形成珍珠。以異物為核的珍珠稱為“有核珍珠”。
歷史上的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珍珠的國家之壹。早在4000年前,《尚書·愚公》就有貽貝能產珍珠的記載,《詩經》、《山海經》、《爾雅》、《周易》也都記載了珍珠的內容。珍珠按成因分為天然珍珠和養殖珍珠。天然珍珠主要是指在貝類和貽貝中自然形成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