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多引起無癥狀的隱性感染。發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登革熱、登革出血熱以及登革熱―休克綜合征。登革熱以全身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廣泛性腫脹、滲透性增強、皮膚輕微出血的病理變化為主,與病毒感染的直接作用和免疫病理損傷作用密切相關;主要表現為發熱,肌肉痛和關節酸痛,伴有皮疹或輕微的皮膚出血點,血小板輕度減少。登革出血熱、登革熱-休克綜合癥多發生於再次感染異型登革病毒的患者或母親抗登革病毒抗體陽性的嬰兒,病死率高。登革出血熱的病情較重,伴有明顯的皮膚和粘膜的出血癥狀,血小板減少和血液濃縮顯著;登革熱-休克綜合征除上述癥狀外,主要表現為循環衰竭、血壓降低和休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