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周樹詩訓:“下雨天,雷克斯祭魚。”《逸周書》中有“鴻雁來了”、“雨後草木萌”等物候描寫。《禮記·月令》:“仲春月始雨,桃始花。”鄭玄註:“雨為漢代二月節。”《韓莽傳》:“是庚子之雨,醜明凈。”
元代吳澄《二十四節氣》壹書:“正月水從天來,立春屬木。然而,那些生長木材的人也會有水,所以開春會持續下雨。而東風若融,則散成雨。”雨有兩層意思,壹是天氣變暖,降水逐漸增多,二是雪變少,雨變多。
公歷每年2月18日前後為雨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30度,為“雨”節氣。雨水節氣壹般從2月18或19開始,到3月4日或5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