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wú yí]?
釋義:木名。姑榆。葉果皮可入藥,仁可做醬,味辛。又名無姑。
出處: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語》:“蕪荑生於 燕,橘枳死於 荊。”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蕪荑》:“蕪荑有大小兩種:小者即榆莢也,揉取仁,醞為醬,味尤辛。人多以外物相和,不可不擇去之。入藥皆用大蕪荑。”
同音詞:
1、嗚咿:象聲詞。
2、嗚邑:見"嗚唈"。
3、嗚唈:亦作"嗚邑"。亦作"嗚悒"。 2.因悲哀﹑憤懣而抑郁氣塞。 3.形容聲音低沈淒切。
4、嗚悒:見"嗚唈"。
5、勿已:猶無已。不得已;不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