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諧音歇後語,就是用同音字或諧音諧音,從本義引申出另壹個意思。看到這種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圈才恍然大悟,比較有意思。
擴展數據:
原來的歇後語和今天的歇後語不壹樣,是對當時常見的成語和句子的省略。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稱之為“藏詞”。比如用“學”代替“福禍”,需要壹定的文言文知識,應用範圍有限。
後來的歇後語在結構上是“比喻-解釋”的俏皮話。用戶往往只說出比喻部分,後面的解釋部分讓對方自己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