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做面條,二十九,蒸饅頭”體現了過年主食的準備。民謠中“肥”字表示來年財源滾滾,“蒸”字表示生活蒸蒸日上。從為新年準備的熱氣騰騰的包子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喜慶祥和的新年,也可以看到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深切期望。
這裏的“饅頭”也是各種面制品的代名詞。比如山西人要蒸“餅和饅頭”,河北人蒸棗花準備年夜飯祭品,河南人蒸饅頭油炸。過年的時候,世界各地的人們蒸包子,形狀豐富,風格各異,寓意各異:魚是吉祥的,桃是芬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