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汁確實可以代替肥皂洗衣服,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的果實不能食用。皂莢又名皂莢,是中國蘇美爾科植物皂莢的特有品種之壹。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能力強。
皂莢的生長周期很長,往往要十幾年才能收獲。皂莢全身都是寶,刺可入藥,果皮可做洗滌用品,樹幹是優良的家具木材。
皂莢主要產於雲南和貴州。
看紀錄片《本草中國2》,有壹段是講雲南梁河縣張觀村的阿昌族用手剝皂角米的過程,真的不容易啊
張觀村屬於梁河縣宋鄉,宋鄉最忙的季節是每月10至12。這個季節皂莢成熟了,村裏男女老少都在剝皂莢。這兩個月的勞動收入是他們全年最重要的收入。
當皂莢成熟時,把它們敲下來,在陽光下曬幹,以分離裏面的種子和果皮。將皂莢用水浸泡至變軟,剝去外層的硬皮,取出種子。把種子的尖角剪掉,然後浸泡。真正能入藥的是種仁,當地稱之為皂莢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