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家常菜做法 - 粽子的故事屈原和粽子的故事

粽子的故事屈原和粽子的故事

1.據史書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的醫生、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打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雖然他想報效國家,但他無力回天,所以他選擇做最後的努力,寫懷沙,投汨羅江而死。

2.長江沿岸的人們紛紛引舟爭先恐後地打撈,以此來召喚沿江的靈魂,避免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是要藥來鎮住龍和水獸,免得傷了屈大夫。為了防止魚蝦對屈子的侵蝕,人們紛紛往河裏扔米,希望魚蝦只吃這些米粒而不損害屈子的身體。

3.後來據古書記載,是屈原告訴百姓,大米放入河中,其實是被河中的龍吃掉了。如果用艾葉包裹起來,用五色繩索系住,就可以避免被龍吞掉。這就是後來的粽子。慢慢的,就有了吃粽子的習俗。每年五月初五,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習俗。這種習俗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