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鵝膏又名大溪地鵝膏、黃胸鵝膏(四川)、大溪地鵝膏、黃胸蘑菇(黑龍江)、大溪地鵝膏,子實體大。帽寬5.5-20厘米,初期橢圓形至鐘形,後期逐漸向外展開,中間略突出,鮮橙色至橙紅色,光滑微粘,邊緣有明亮的條紋。蘑菇肉是白色的。真菌褶黃色,厚,遊離,長短不等。菌柄呈圓柱形,長8-25厘米,厚1-2厘米,淺黃色,常有橙色花紋或鱗片,內部軟至中空。柄的上部是淡黃色,膜狀,下垂,上表面有細條紋。團藻大,苞片狀,白色,有時斷面附在帽面上。食用美味,是著名的食用菌。據記載,羅馬帝國的朱利葉斯·凱撒最喜歡吃這種菌類,所以叫凱撒蘑菇。四川、雲南很多人都習慣吃這種木耳,但在廣東、廣西和壹些地方,人們以為它五顏六色,有毒,其實不然(黃毒鵝膏-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