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別名:灰蘑菇,小灰蘑菇
分類地位:蘑菇屬,口蘑屬,口蘑屬。
形態特征:菌褶由白色變為灰色,略密,彎曲,長短不等。柄呈圓柱形,長2.5-8厘米,厚1-2厘米,白色至灰白色,有細毛,內部柔軟至中空,基部稍膨大。孢子印成白色。孢子無色,光滑,橢圓形,6.2-8 μ m× 4.7-5 μ m
生態習性:夏秋季,叢生或散生於松林或混交林中的地面。
分布:河北、黑龍江、山西、江蘇、河南、甘肅、遼寧、青海、湖南等。
經濟用途:口感好,食用時要與巨大口蘑相區別。這種食用菌大量生長在中國東北和華北的松林中,人們喜歡吃它,並將其收集,加工和鹽漬後出口。本種與松樹、雲杉、山毛櫸和其他樹木形成外生菌根。
2014年,我國科學家發現了壹種危險的毒蘑菇——褐口蘑,此前在歐洲被視為食用菌,不被人們認可。這可能是10多年前《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報道的橫紋肌溶解癥死亡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