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性味:甘,涼。
①《千金·食治》;味酸,微寒,無毒。
②《嘉祐本草》:味甘,平寒,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甘,溫。
歸經:入脾、胃、大腸經。
①《得配本草》:入足大陰、陽明經。
②《本草求真》:入腸、胃。
③《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功能主治
開胃寬腸,下氣消積。治絞腸痧,腸胃積滯,慢性泄瀉,噤口痢疾,赤遊丹毒,癰疽發背,瘰癧,湯火灼傷。
①孟詵: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能煉五臟滓穢。
②《綱目》:降氣寬腸,磨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
③《本草備要》:解酒積。
④《安徽藥材》:治淋病。
⑤《中國藥植圖鑒》:可收斂冷汗。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外用:研末摻或調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