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在川菜菜譜裏早就占有壹席之地,成都的朵頤泡菜、新繁泡菜就很有名氣。泡菜在成都尋常百姓家中會像變魔術壹樣弄出若幹名堂,“泡”出諸多花樣:姜、蒜、海椒、黃瓜、苦瓜、豇豆、茄子、白菜幫幫、蘿蔔皮皮、抱兒青菜……成都平原蔬菜豐富、壹年四季品種繁多,大凡能泡的東西,都會被成都人壹股腦兒塞進泡菜壇子裏。家家的飯桌上,少不得有壹碟泡菜下飯。這泡菜也很講究,蘿蔔皮皮只泡壹晚上,叫“洗澡泡菜”,淋上紅油海椒、撒點味精、白糖,脆生生、辣呵呵的,這才送飯哦。暑熱天氣,煮壹碗酸菜粉絲湯,生津止渴清暑熱。這泡菜吃法五花八門、好處多多,成都人都懂,就不必在此啰嗦了。
單說這 “炮打四門”,亦可看出成都人在“三個月不知肉味”的艱苦歲月裏天生的幽默和樂觀。那時,成都人多居住十家大院,吃飯時,家家戶戶把方桌兒搬到壩子裏,呵呵,這家桌上擺的是泡菜,那家桌上擺的也是泡菜。端起飯碗,隔桌彼此相視壹笑:“今天都是‘炮打四門’喃,這腸子都生銹慘了……”娃娃們做夢都是吃回鍋肉了,打“牙祭”了,厭惡頓頓“炮打四門”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