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古道
“西南絲綢之路”是中外最早的古道之壹,渤南古道是其中最重要的壹條。開通於漢代元豐六年(公元前105年),漢晉時稱為“滇緬永昌路”。永平古稱博南,所以這段絲綢之路被稱為“博南古道”。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習慣把從華南經祥雲、大理、永平、保山、德宏通往緬甸、阿富汗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古道稱為“博南古道”。
博南古道在永平境內綿延100多公裏,是壹段比較完整的路段,沿途有很多文物古跡和自然景點。
金蘭古都、季虹橋、郭勇寺、曲洞清真寺、古橋、江頂寺門樓、瀾滄江摩崖石刻等。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熠熠生輝。曲東、花橋、楊珊等重要的鎮站,像古道上留下的珠子,響著古道悠長而厚重的歷史回聲。
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馬幫文化、邊寨文化融合在壹起,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魅力的服飾、建築、風俗、技藝。永平扒雞、曲東臘鵝、泡椒核桃、泡椒大蒜、白木瓜在滇西很有名,成為每壹個來永平的遊客的味蕾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