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大全 - 客家風俗的節日風俗

客家風俗的節日風俗

客家人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清明、六月六、中元、中秋、冬至、送竈王等節。春節是大節,年貨豐富,多是臘味,包粽子、炒花生等。正月初壹不能殺生,且要點燈,說吉利話,壹般要回自家吃飯;初二方可開懷痛飲,也是春節時期回娘家的日子。春節的娛樂活動,最重要的是舞獅上門拜年。清明節時,客家人喜歡包粽子,再次大吃壹頓。“二月竈”,煮糯米飯殺雞拜竈王,求得壹年豐收、順利。三月清明是傳統的掃墓節,煮甜糯飯,備酒菜,巡回祭掃祖墓,客家人又隨便加壹次菜,也算是壹個節日。端午節,包粽子。六月六,備酒菜。中元節,是壹年內的第二大節,殺雞殺鴨宰魚,女兒、女婿及諸親戚都要返回看望老人,熱鬧壹番。中秋節,備水果、月餅賞月。重陽節,出外登高。冬至,吃壹種比水餃大,用糯米粉裹外,餡為魚肉、豬肉、蘿蔔丁的水煮饃。送竈王那壹天,即十二月二十三日(農歷),也是壹節日。除夕那天,客家人全家停止工作,集壹年的各種收獲,隆重地吃壹頓團圓飯,在外工作的家人,都要趕回來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