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史稱小洋歌、比絕藝、蹦,又名口口、比比曲、劉峰、相戶愛、半板戲、東北地方戲。它植根於漢族的民間文化,屬於漢族的民間藝術流派。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及內蒙古東部三市壹盟。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來源於東北秧歌和河北的蓮花瀑布。用東北人的俏皮話來說,二人轉就是“秧歌為基,荷花為邊”。蓮花落,又名“落子”,是中國北方漢族的壹種民間說唱藝術,邊唱邊跳,邊說邊唱。
擴展數據
藝術特色
1,二人轉是在東北秧歌的基礎上演變而來,吸收了河北的蓮花落,增加了舞蹈、人物、行走等。
2.從最初創作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藝術家與教師的關系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3.二人轉在歷史上形成了東、西、南、北四大流派。
4.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動武術元素的彩棍。
5.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主,受河北蓮花落影響,所以講究板頭。
6.南路以遼寧省營口市為主,受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7.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
8.曾經有句諺語叫“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大”。
百度百科-二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