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傣族酸菜:酸菜是經過多道工序制作的。除去枯葉,洗凈,用開水浸泡,放入缸中發酵,壹周後即可食用。泡菜是中國人通過不斷的生活體驗和探索而制成的,並於明代傳入朝鮮半島。
2.兩河燒豬:宰殺壹頭20-45斤重的豬,清洗其毛和內臟,取其草草,用傳統方法反復烘烤。當它的皮金黃而不爛,肉嫩而不焦,就烤好了,壹會兒就可以切了。吃的時候把燒焦的肉切成塊,選擇酸醋或者酸水,蘸上精制的調料。
3.梁河豌豆粉:豌豆粉是雲南人非常喜愛的壹種雜糧制品。豌豆粉是以幹豌豆為原料,經磨瓣去皮,用水浸泡,加水混合磨成漿,過濾,煮成糊狀,冷卻凝固而成。
4.手糊米粉:手糊米粉是阿昌最喜歡的食物。阿昌的手工米線是將精米磨成白色細絲,然後將鮮肉燒烤至半熟,切成小塊,再與米腸、鹽、辣椒、花生、芝麻、豆粉、酸水等材料混合制成糊狀。
5.傣味傳播:在昆明,傣味餐廳大多人滿為患。獨具特色的傣味可謂是城市民族餐飲文化的壹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傣味最具代表性的菜肴堪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