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北洋政府的軍閥勢力之壹,由袁世凱上臺後的“北洋新軍”主要將領組成。袁死後,沒有人有足夠的能力指揮整個北洋軍隊和政權,各* * *與各省割據勢力分道揚鑣,在各省建立以軍隊為主力的勢力範圍。
名義上,它仍然在北京政府的控制下。但北京政權實際上是由不同時期的軍閥控制的,所以北洋軍閥時期的北京政府也被稱為北洋軍閥政府(簡稱北洋政府)。歷史上,長江吳淞口以北的軍閥也被稱為北洋軍閥。
北洋-黃海的別稱
北洋是古代黃海的別稱,出現在宋代。清朝乾隆後期,將上海吳淞口的長江口定為北洋南界,長江以北地區統稱北洋,反之亦然。
鹹豐十年(1861),朝廷設立丞相事務處,由三名通商大臣組成。1870年,撤銷三任通商工部大臣,壹切洋務事務由直隸總督接管。直隸總督控制下的北洋邊界,也叫北洋通商大臣,或者幹脆叫北洋大臣。這壹年,李鴻章接任直隸總督,管理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