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臘肉
臘肉是貴州的特色食品。殺死年豬後,將鮮肉腌制後放入腌制罐中。腌制幾天後取出,然後搭起架子,用柴火熏制。壹段時間後,肉會變得又亮又香。
萌姐記得小時候爸媽會在架子上切幾片熏肉,用鐵串烤給我們家門口吃。柴火十足的臘肉味道真的很好吃,“秋”臘肉可以保存很久不變質!
2.清掃灰塵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每年春節前,貴州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按照貴州民間的說法,除了掃塵之外,重要的是掃除壹切“晦氣”和“惡運”,這也是貴州人辭舊迎新的表現。
3、砸蛋糕
貴州很多地方都有“二八,子八”的說法。年近三十的時候,外面大雪紛飛,屋裏全是子巴!在貴州很多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春節臘月二十八,幾乎家家都會做糯米糕!
4.趕上
雖然我們壹般隔幾天就趕壹次,但這壹年的最後壹個“壹”和以往完全不壹樣,場景也不壹樣。年前的最後壹場,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趕著去買各種年貨,包括吃的和玩的,尤其是雞和魚。雞預示好運,魚當然年年有余!
5.貼春聯
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火紅的對聯,喜慶熱烈,表達人們迎接新年、期待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而如果妳家買了“福”字,妳壹定要知道“福”字的正確粘貼方法。民間有句話叫“伏道”就是“伏道”的意思。但是貼在大門上,壹定要貼對。如果把“福”字倒貼在大門上,會把福字倒在門外,但是裏屋的“福”字適合倒貼,就是把福字倒在自己家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