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麽養胃
1.呱呱魚尾湯
材料:木瓜1,鯧魚尾100克。
制法:木瓜去皮切塊,鯧魚尾入油鍋炸片刻,加入少許木瓜和姜片,加水適量,煮約1小時。
功能:滋補,促進消化。對消化不良、腹脹有輔助作用。
食物功效: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對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有療效。
木瓜脂肪酶能將脂肪分解成脂肪酸,有利於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木瓜蛋白酶還能促進和調節胰液的分泌,對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療作用。
2.山藥蜜炒
材料:山藥30克,雞內金9克,蜂蜜15克。
方法:將山藥、雞內金加水煎煮取汁,加入蜂蜜調勻。每日1劑量,分兩次服用。
功能:健脾消食。可用於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山藥能健脾補肺,固腎填精。用於兒童消化不良和厭食癥。山藥所含的消化酶能促進蛋白質和澱粉的分解,所以能刺激食欲。蜂蜜能補中益氣,潤腸通便,對傷口有收斂、滋養、愈合作用。
3.桑椹三明治
原料:切片面包(無味或鹹),桑葚罐頭1瓶。
準備
1.打開桑葚罐頭,舀出3-4粒桑葚放在面包上。
2、多舀幾勺桑葚汁,均勻地倒在面包片上,將面包片對折。
功效:不僅養胃,還有明目、清肝、健腦的作用。
4.紫菜南瓜湯
材料:老南瓜100g,紫菜10g,蝦皮20g,雞蛋1個,醬油、豬油、黃酒、醋、味精、香油適量。
制法:紫菜用水浸泡,洗凈,雞蛋放碗中攪拌,蝦皮用黃酒浸泡,南瓜去皮去瓤,洗凈切塊;然後放火燒鍋,倒入豬油,加熱,將醬油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蝦皮和南瓜塊,煮30分鐘左右,再放入紫菜,10分鐘後,將攪拌好的蛋液倒入鍋中,加入人和調料拌勻。
功效:既養胃,又護肝補腎。
5.山藥百合紅棗粥
材料:山藥90g,百合40g,大棗15枚,薏苡仁30枚。克制方法:山藥90g,百合40g,大棗15枚,薏苡仁30g,大米適量同煮。
功效:山藥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百合清熱潤燥;大棗、薏苡仁有健脾和胃、滋陰養胃、清熱潤燥的作用。
6.蘿蔔羊湯
材料:羊腩750克,白蘿蔔500克。香菜、鹽、雞精、料酒、蔥、姜、胡椒粉。
制法:羊肉洗凈切粗絲,白蘿蔔洗凈切絲;鍋內點火,倒入底油,炒香姜片,然後倒入開水,加鹽、雞精、料酒、胡椒粉調味。水燒開後,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蘿蔔,轉小火煮至蘿蔔停止生長,再撒上蔥絲和香菜葉。
功效:此湯補中焦,暖胃散寒。
7.貝母兔
材料:川貝母15g,兔肉250g,洋蔥,胡椒粉,料酒,鹽。
制作:兔肉洗凈,切成小塊,川貝母洗凈去雜質。將兔肉、川貝、姜、蔥、花椒、料酒、少許鹽放入兔肉中,燒開後移至小火燉,出鍋時調好口味。將兔肉放在盤子裏,周圍放上川貝母。吃肉喝湯。川貝母味苦,不能吃。
功效: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的作用,用於肺陰不足、內火過盛所致的咳嗽、咯血、婦女功能性出血、宮頸炎等癥。
養胃食品
(可食用)黑木耳
健康專家指出,冬季養生應多吃黑色食物,黑木耳就是代表。黑木耳具有滋補強壯、補血、壯陽潤燥、養胃通便的作用,朋友們不妨每天多吃。
大白菜
白菜,最常見,是冬季最“進補”的蔬菜之壹。現代醫學發現,大白菜有壹定的藥用價值。多吃白菜也能預防乳腺癌。
小紅蘿蔔
蘿蔔具有抗癌、消食、化痰、平喘、清熱理氣、消腫化瘀的作用。經常吃蘿蔔可以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穩定血壓,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膽結石等疾病。民間稱之為“小人參”。
馬鈴薯
馬鈴薯具有和胃益氣健脾、強身補腎、消炎、活血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習慣性便秘、疲勞、慢性胃痛、關節痛、皮膚濕疹等癥狀。在春運高峰的旅途中,妳不妨多吃些土豆來幫助消化。
板栗
專家說,板栗既是水果又是蔬菜。用栗子煮粥、燉肉、做餡,我們做了糯米栗子粥、栗子釀豆包、黃花燉栗子等美食。冬天吃板栗可以養胃健脾,強腰補腎,促進血液循環。尤其是粳米栗子粥,無論大人小孩,冬天常喝能健脾胃,增進食欲,強健筋骨。而且栗子在路上很容易買到。
大豆
大豆含有高達40%的蛋白質,還含有較多的礦物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在“冬季進補”的過程中,很多“養生專家”經常會吃壹些黃豆類的菜肴,比如早晚喝豆漿,中餐吃黃豆芽、燉豆腐、炒豆腐皮等等。壹些專家還以大豆為主要原料,開發出了豆面、豆面、豆腐海帶湯等美味的主副食品。
總結:腸胃不好大部分是因為平時飲食習慣不規律,所以不管多忙,都要記住壹日三餐的營養攝入。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堅持自己的夢想,實現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