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多地出現局部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為降低疫情輸入風險,確保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現全面落實“十嚴”疫情防控措施如下:
壹是嚴格強化自主申報
在過去14天內因疫情從臺灣返回的人員,必須盡快主動向所在村、工作單位或賓館報告,並配合當地實施核酸檢測等健康管理措施。鼓勵各地出臺群眾舉報獎勵制度。
第二,嚴格加強衛生管理
所有需要實施集中隔離、居家健康觀察和日常健康監測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規範實施健康管理措施。居家健康觀察人員嚴格執行“壹人壹戶”的要求,不得外出或與他人接觸。如遇醫療或核酸檢測閉環轉運,因主觀原因失控,將全部轉為集中隔離。
第三,嚴格加強對封閉場所的控制
酒吧、KTV、麻將室、棋牌室、洗浴中心、足浴店、SPA、艾灸館、劇本殺、桌遊室、網吧等。都關門了。宗教、民間信仰活動場所未關閉的,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暫停宗教、民間信仰活動。養老機構、托幼機構、幼兒園、中小學、培訓機構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外人不得入內,暫停壹切非必要參觀。
四、嚴格加強重點場所管理。
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賓館酒店、餐飲服務、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客運站、海上客運中心等交通樞紐、社區、鄉村要切實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指定責任人,嚴格落實“測溫+明碼+戴口罩”等措施,日常保潔、通風消毒,保持社會距離,減少人員聚集。沿街商店的經營者和顧客必須戴口罩。嚴格控制酒店等餐飲場所的就餐人數,就餐人數不得超過承載量的70%,大廳內餐桌間距不得小於1米。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電影院、影劇院、旅遊景點、體育館等公共場所的參觀人數不得超過核定人數的50%。
五、嚴格加強對集會活動的控制。
按照“非必要不舉辦”、“線上線下皆可”、“誰舉辦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要求,原則上暫停舉辦大型會議、展覽等人員聚集活動。必須嚴格審批,不得邀請高風險地區所在設區市的人員參加。“紅事”要延期,“白事”要簡化,經營規模要嚴格控制。原則上,城外的人不應該參加。
第六,嚴格加強走出去管理
市民近期沒有必要外出,避免前往高危地區所在的區市和已報告陽性病例的地區。如果確實需要出行,壹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地方,降低感染風險。各類公共交通、出租汽車和網約車的駕駛員和乘客,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和車輛通風消毒工作。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嚴格外出審批,實現人員流動閉環管理。
七、嚴格加強風險監控。
外地流入行程中帶“*”的人員,不能提供48小時內核酸檢測證明的,請到就近的核酸檢測機構進行1次核酸檢測,並如實告知具體行程。車站、碼頭、景區、賓館、機場等人員流動頻繁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積極配合實施定期核酸檢測。
八、嚴格加強哨點監測。
未設立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個體診所和村衛生室,禁止接收“十大癥狀”患者。如果有任何違反,他們將被關閉,並作為頂級案件處理。全市各類藥店暫停銷售解熱、鎮咳、抗病毒、抗菌藥物,嚴格執行信息報告制度,勸其到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就診。如有違反,將依法依規追究責任。設有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確保24小時運轉,嚴格落實首診責任制和明碼、測溫、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
九、嚴格加強個人防護
符合接種條件的公民應主動接種全程新冠肺炎疫苗和第三劑疫苗,特別是60歲以上老人應積極接種,共同構築國家免疫屏障。堅持科學佩戴口罩,養成“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用壹根米線、用公筷”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應佩戴壹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及時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行調查診斷,就醫期間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十、嚴格強化責任落實。
縣、鄉鎮、行業部門、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個人要堅決落實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對違反疫情防控措施的單位和個人,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臺州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防控指揮部
2021 12 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