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風湖湖濱壹帶挖池塘、打樁基,種荷花數裏。每當夏天來臨,天空布滿綠葉,荷花盛開,微風使荷花美麗。飛翔的水鳥和盛開的荷花,不僅為遊客增添了壹道詩情畫意的風景,也有效地保護了漢風湖的淡水環境、濕地生態系統和多樣性物種。
風荷鷺影如畫,殘荷秋雁也入詩。6-9月:最佳觀賞期。
2.風雨廊橋
漢豐湖水位調節壩是三峽大壩的中壩,又稱“三峽小壩”。風雨廊橋是漢風湖的標誌性景觀,與三峽小壩融為壹體,調節水位,傳承文化。它不僅是漢風湖的守護神,也是廊橋藝術的瑰寶。
風雨廊橋全長507米,雕花照壁、牌樓、石坊、圓亭、廊橋、鬥拱處處洋溢著明清建築的韻味。以“緬懷開州”為主題的系列浮雕,展現了這壹地區的古代風光、風俗和景色。牌坊上的“漢風湖”四個字由大書法家沈鵬題寫,同時匯集了中國多位當代藝術家和民間藝術家,共同打造了這座兼具功能性和觀賞性的記憶長廊和藝術橋梁。
3、魚道魚道
魚道是名副其實的“生命通道”。漢豐湖位於長江支流蓬溪河中上遊,有烏魚、巖鯉、白甲魚等多種珍稀水生生物。它們大多在遷徙季節有逆流繁殖、索餌和越冬的習性。錯落有致的魚道環繞著風雨飄搖的廊橋北端。無論漲潮落潮還是刮風下雨,它們都會壹直守護著這個“生命的出口”,維護河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
魚道長642米,有壹個透明的水下觀察室。春天是魚類的洄遊季節,在這裏可以近距離觀看壹場“生命之舞”。
4.城南古津,城南的老天津
天津,渡口也。這個地方是開州老城以南壹個著名的古渡口。當時的開州老城被兩條河包圍,沒有橋。這個渡口成了老城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開縣地處秦巴蜀區,南北文化的交融,讓很多開縣人從中國三峽腹地穿越巴山秦嶺來到中原。歷史上湧現出兩江總督李宗羲、軍神劉伯承、抗日英雄王潤波等眾多仁人誌士。改革開放期間,50多萬農民工企業家敢於創業、敢做敢當。
如今,城南的老天津已成為“三峽最美湖濱城市”中的最佳景點之壹。
5.龍王廟龍王廟
在開州的歷史上,在蓬溪河和清江兩岸,人們經常修建龍王廟來祭祀和祈求風調雨順和五谷豐登。在文革的“四舊”風暴中,這些寺廟大量被拆除,幸存的寥寥無幾。當年,在這片遺址上,被毀而殘存的“龍王廟”的香火舒展開來,望著水面。現在兩江碧水壹夜成湖,龍王廟可以在漢風湖畔重建。百姓祈願波瀾不驚,家永寧。
6.湖邊浴室在湖邊浴室
開縣湖濱海水浴場由天然遊泳池、恒溫遊泳池和人工沙灘組成,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是環湖運動休閑的主要場所。天然遊泳池占地約1.2萬平方米,總長21.7米,寬25米,可容納2000人入湖遊泳。恒溫遊泳池是開縣第壹個標準化遊泳池。遊泳池可容納420人,看臺可容納500名觀眾。人工沙灘約2500平方米,可用於沙灘運動和休閑,具有濱海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