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英文名稱:平遙古城英文名稱:平遙古城獲批時間:1997 65438+2月(山西省平遙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997 65438+2月)遺產類別:文化遺產入選標準:平遙古城依據文化遺產入選標準C (ii) (iii),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平遙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縣城,是中國明清時期漢族城市的傑出典範。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它向人們展示了壹幅非凡的文化、社會、經濟和宗教發展的完整畫面。平遙曾被稱為“古陶”。明初修建城墻是為了防止外族擾南。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舊墻改擴建,全磚砌。此後,景泰、鄭德、嘉靖、隆慶、萬歷等先後十次補拍古城夜景。
修理,更新塔,增加敵人的平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平遙,修建了四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墻總周長6163米,城墻高度約12米,將面積約2.25平方公裏的平遙縣城分割成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墻內的街道、人行道和城市建築保留了明清時期的造型;城墻之外,稱為新城。這是壹個古今建築融為壹體,相互輝映,讓人回味無窮的奇妙之地。2009年,平遙古城被授予中國最完整的古代縣城,世界紀錄協會,獲得了又壹項榮譽。
古城歷史
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北方的陜西省中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至今保存了明清時期(公元1368 ~ 1911)縣城的基本風貌,是我國漢族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古城。平遙位於汾河東岸,太原盆地西南端,毗鄰另壹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祁縣。同蒲鐵路和大雲高速公路貫穿全縣。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生產糧食、棉花、牛肉、漆器等。其中牛肉相當有名,有“平遙牛肉太古餅”的民謠歌詞。平遙曾是清末中國的金融中心,擁有中國最完整的古代縣城結構。美麗平遙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時屬趙國。陶萍縣位於秦、漢時期的中都縣,是氏族代王的都城。北魏改稱平遙縣。清末,總部設在平遙的銀行有20多家,占全國壹半以上,也被稱為“中國古代的華爾街”。其中最大的是日升昌,中國第壹家銀行,創建於清朝道光年間,以“匯通天下”聞名。平遙至今基本保留了明清時期縣城的雛形,有“龜城”之稱。街道格局呈“土”字形,建築布局遵循八卦方位,體現了明清時期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外有300多處遺址和古建築,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近4000座。街邊的店鋪都反映了歷史原貌,堪稱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平遙城墻始建於明代洪武三年,有城門6座,碉樓4座,碉樓72座。其中南門城墻於2004年倒塌,其余大部分仍完好無損。是我國現存歷史較早、保存較為完整的大型古城墻之壹,也是世界遺產平遙古城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外,振國寺、雙林寺、平遙文廟也被列入世界遺產保護範圍。
晉商的發祥地之壹
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中國第壹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在平遙誕生。三年後,日升昌已經在中國多個省份設立了分公司。從65438年到40年代,其業務進壹步擴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當時,在“日升昌”銀行的帶動下,平遙銀行業發展迅速。鼎盛時期,這裏的銀行多達22家,壹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
明清時期的古縣原型
1997 12.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決定將平遙古城墻、官邸、市場、民居、寺廟作為壹個整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發展的實物標本。平遙古城是根據中國漢族的文化思想和建築風格建立起來的。目前城內的城墻和建築都保持了14-18世紀的歷史風貌。是中國中原漢族古縣城的典型代表。由於縣城的設立,清道光三年(1823),平遙古城誕生了第壹家票號“日升昌”。“日升昌”的設立在中國古今金融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標誌著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商業金融體中出現了近代中國新型的金融業。
日升昌票號的誕生地
清代,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晉商的壹些大商號逐漸形成了山西有總號,外地有分號,跨地區經營的商業體系。在這種情況下,大批量的批發、運輸和營銷帶來了巨大的現金運輸業務,平遙古城因此而得名
壹種新的支付方式——交換銀行號碼就這樣產生了。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在平遙西街和西裕成顏料店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第壹家“日升昌”銀行。三年後,又陸續在山東、河南、遼寧、江蘇等省設立分公司,業務進壹步拓展到日本、新加坡和40年代。當時,在“日升昌”銀行的帶動下,平遙銀行業發展迅速。鼎盛時期,這裏的銀行多達22家,壹度成為中國金融業的中心。可見,在中國近代金融史上,平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編輯這個故事和傳說
平遙古城建於公元前827年至公元前782年的周宣王時期,是西周將軍尹吉甫的駐地。自公元前221年秦政府實行“縣制”以來,平遙城壹直是縣治所在地並延續至今。平遙古城歷經滄桑變遷,成為中國明清時期最完整的古代縣城原型。我們現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擴建後的樣子。擴建後的平遙城宏偉壯麗,周長6.4公裏。它是山西和中國最古老、最大的縣墻。鳥瞰平遙古城,更是令人嘆為觀止。這種扁平的方形墻,形狀像壹只烏龜,有六個門,壹個在北面,壹個在南面,兩個在東面和西面。城南門為龜首,門外兩口井象征龜眼。北門是龜尾,是城內最低的地方,城內的積水都會通過它流出。城中有四個瓦罐,相對而立。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的門都是朝南的,形似龜爪,但瓦罐下東門的外門直接朝東開。據說烏龜在建城的時候害怕爬走,就把左腿伸直綁在離城二十裏外的山麓上。這個看似虛無縹緲的傳說,表現了古人對龜的極大崇拜。龜是不死之物,在古人眼中自然神聖如神。體現了希望讓平遙古城堅如磐石,金湯永固,安然無恙,萬古長青的深意。城墻上還有72座敵瞭望塔,墻頂外側有3000個嬰兒床。據說是孔子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賢人的象征。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平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遙城墻、振國寺、平遙雙林寺、慈香寺、平遙文廟景點門票:平遙古城門票:150元(通票)學生票半價雙林寺:25元春節門票:160元(通票)買壹送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