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砂仁豬肉飯骨頭湯有壹股濃濃的春砂仁味,吃後有益氣暖胃的感覺。具有暖胃散寒、調中益氣的功效。經常服用對健胃、補中、理氣十分有效,還可用於胃寒、妊娠嘔吐的輔助治療。
【材料】砂仁6克,排骨750克,生姜2 ~ 3片。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理氣開胃、醒脾的作用,治腹痛、食積、噎廢、孕期胎動。南宋名醫楊世英認為其有“和中、行氣、止痛、安胎”之功,本草蒙泉說其能“止嘔而止腹痛”;豬扇骨性平味甘,功能滋陰益髓。以前的醫書都認為服用它補骨髓有利於消除疲勞;生姜性亦溫而辛,入肺、胃、脾經,有散寒止嘔、開痰之功。藥性理論說它能“止嘔止食”,珍珠膠囊認為它能“益脾胃散寒”,本草記載它能“開痰治噎膈惡心”。萬物相合,能行氣,和胃,醒脾,益中焦。
【烹飪】將豬扇骨用清水洗凈,用刀背拍打至微裂;砂仁掰開看種子。將排骨、姜片放入土鍋中,加入1000毫升水(約10碗水),先用武火煮沸,然後文火煮2小時,再放入砂仁煮沸片刻,加入適量鹽。這個量可以供2 ~ 3人使用。
黃花瘦肉湯:黃花菜30g,黃精15g,瘦肉片50g。先將黃花、黃精切段煮10分鐘,再放入瘦肉片煮至熟。用姜、胡椒、蔥花和味精調味。具有滋陰潤燥、益氣健脾的功效。
黃花木耳湯:黃花菜30g,木耳15g。先將黃花菜、黑木耳加水適量,煎煮取汁,然後沖入殘炭,吃菜喝湯。具有止血、養血、活血的功效。
黃花菜甲魚湯:黃花菜100g(切塊),甲魚壹只(約500 ~ 1000g),生地20g,知母20g。將甲魚頭部及內臟洗凈,生地、知母切片,用紗布袋包好紮緊,將黃花、藥袋、甲魚放入燉鍋內,加少許水燉至熟,取出藥袋,用姜、味精、鹽調味,吃黃花、釘魚、喝湯。具有滋陰生津、清虛清熱、寧心安神的功效。
黃花豆腐湯:黃花菜50克,豆腐壹塊(約250克),瘦豬肉50克(切片)。先將黃花和豆腐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煮20min,然後將瘦肉片放入鍋中煮壹會,再用姜、鹽、味精、蔥花調味。適用於腎虛腰痛、耳鳴耳聾、記憶力差、氣短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