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骨頭斷了怎麽吃?正確的飲食和調養有助於健康恢復。

骨頭斷了怎麽吃?正確的飲食和調養有助於健康恢復。

老年人的骨骼比較“脆”,壹旦跌倒或受到外力撞擊,就容易骨折:老年人骨折後不適合愈合,飲食上的照顧尤為重要。我們把骨骼的愈合時間分為三個時期:早期(骨折後2周)、中期(骨折後2 ~ 4周)和晚期(骨折後5周以上),不同時期的飲食要有所側重。

骨折初期,受傷部位腫脹,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瘀血較重。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如粥、面、素餡包子、牛奶、香蕉、豆漿、蜂蜜水等。忌生冷、辛辣、油膩、油炸食物,如辣椒、辣椒、肥肉、油條等。

對於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還應限制鹽、脂肪、糖的攝入,如少吃含糖量高的鹹菜、腌肉、糕點、面食、水果,適量補充魚、禽、乳制品、豆制品、綠葉蔬菜等。

需要註意的是,骨折早期不宜多吃排骨,喝骨頭湯。現代醫學證明,早期骨折患者多吃排骨,多喝骨頭湯,不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會延緩骨折愈合時間。這是因為受損骨骼的再生主要依靠骨髓和骨膜的作用,只有在增加膠原蛋白的情況下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而肋骨等肉骨頭的主要成分是鈣和磷。如果骨折後過多地吃排骨、喝骨頭湯,會使骨骼中的無機成分增加,導致骨骼中的有機質失衡,容易阻礙骨折的早期愈合。

骨折中期,宜選擇調血強筋的飲食。比如可以多喝排骨湯、黑魚湯,主食可以是雞蛋面、紅豆粥。排骨、酸奶、山楂、核桃、梨可以適量食用。

另外需要多喝水,對於骨折患者來說不方便。如果他們喝水少,小便次數少,就容易引起便秘,長期臥床,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尿路感染。所以臥床的骨折患者要多喝水。

骨折後期骨痂已形成,飲食應以補益氣血、滋補肝腎為原則。

骨頭湯、人參湯、豆腐湯、蛋炒飯、雞肝、豬蹄、大棗、桂圓、枸杞子、胡蘿蔔、獼猴桃都可以適量食用。

有人認為骨折後補鈣也能加速骨折愈合。其實不然。雖然鈣是骨骼的重要原料,但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骨折的愈合。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患者,存在血鈣升高的潛在危險。所以對於骨折後期的患者,尤其是骨折後臥床的患者,盲目補鈣是有害的。此時只要根據病情和醫囑加強功能鍛煉,盡早下床活動,就能促進骨骼對鈣的吸收和利用,加速骨骼的愈合。

#清風計劃# #我來科普# #超級健康組# #骨折#